def.html

冬至清明祭祖

 2024-04-02 16:41    0  获赞 0

冬至清明祭祖

冬至扫墓和清明扫墓的区别?

1、时间不同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一般是在清明节当天扫墓;而冬至扫墓不一定是在当天,在选好黄道吉日的前提下,是可以提前上坟的,在有的地方冬至前后三天左右扫墓都是可以的。

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到了唐玄宗时,下诎定寒食扫墓为当时的“五礼”之一,因为寒食节约在清明前后,所以逐渐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了,因此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扫墓成为了重要的风俗;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民间凡是有祖祠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冬至扫墓祭拜长辈的风俗。

3、意义不同

清明节扫墓是表示对亲人的怀念,以寄哀思,缅怀故人,所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而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所以在冬至祭祖扫墓是感谢长辈在这一年中对后代的保佑。

为什么要冬至扫墓?

我们都知道,冬至这天是要吃饺子的,为的就是一个暖和,以及民俗当中不让自己掉耳朵的一个说法。但是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还需要在冬至这天进行扫墓,以及祭拜祖先,那么为什么要冬至这天扫墓呢?让我们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冬至扫墓 史料记载

据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陵祭》和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陵寝之祭》记载,对南京皇帝陵寝,明代朝廷有一套定期的祭祀制度,太祖的孝陵是一岁三祭,即清明、中元、冬至三大祭。而懿文太子陵寝却是一岁九祭,分别是正旦、孟春、清明、孟夏、忌辰、孟秋、中元、孟冬、冬至、岁暮。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山陵建在天寿山,离京城有百里之遥,所以凡是遇清明、中元、冬至三节,一般只是令勋旧大臣至皇陵行礼。

祭天祭祖

有称:“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也就逐渐延伸为扫墓。”

致敬鬼神

据《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看来,从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活动。汉代的《四民月令》记载,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灵和祖宗,大家一起进酒肴,还要向师长和老人祝福,习俗与大年初一相同。

冬至扫墓是哪里的风俗 冬至扫墓是江西与浙江一带的风俗,当然再往南的闽南海南地区也有扫墓的风俗

扫墓这天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而且除此之外。冬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

不过扫墓时要记得,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为是祭祖,所以难免会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依据常走的路线行走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来是安全问题,再者是易沾惹邪气。

冬至为什么要上坟扫墓?

因为冬至要祭祖。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不是太普遍。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

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至于一年中有哪些固定日子烧纸祭祀,各地风俗不一样哟。一般在清明节、农历7月15、农历10月初一、春节等日子都要有祭祀活动。

节日习俗:

1、南方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南方地区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传统。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酬神祭祖后通常还有宴饮活动。

2、北方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冬至扫墓是哪里的风俗?

在安徽、浙江等地,冬至前后会组织家人一起上坟扫墓,冬至日祭祀祖先也是全国比较普遍的一个习俗,又称冬祭,仪式非常隆重。浙江绍兴、新昌等县,多在冬至日祭扫祖墓,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内蒙古也将冬至日称为“鬼节”,携带香纸上坟祭奠。在江西和湖南常宁等地,也于冬至上坟,礼同清明。在山东临沂,人们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剪纸衣,焚于墓前,添土培坟。在广东沿海地区,如饶平海山一带,当地渔民要赶在清展出海捕鱼之前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而在广东惠安,冬至日除祭祖外,还有一些同清明节一样的习俗。冬至扫墓需要注意什么一、孕妇避免扫墓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二、不可在墓地照相冬至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三、忌穿大红大紫冬至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冬至祭祖是家族性的行为,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清明和冬至祭祀的区别?

祭祀方式和意义有所不同。1、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冬至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2、清明祭祀的意义在于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希望能够保佑家庭平安和幸福,冬至也是一个进补的节日,人们会吃滋补的食物,如饺子、汤圆等。

清明节和冬至扫墓的由来

冬至上坟祭奠主要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乞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经过多年的演变,变成了祭祀祖先、上坟的习俗。到现在上坟主要流传在潮汕,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

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

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重视,对于宗庙、祠堂、祖墓的祭祀,历来被看作头等要事。每逢清明,不管是在海外的,还是离家乡不远的,都要赶回老家来,同父老乡亲一起去拜祭祖先,清明也成了合家团圆的聚会的日子。

广东有“行清”与“踏青”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亲近自然,行清则是一家或一族人约定时间齐齐去扫山。在每年拜山时,首先将祖墓周围的杂草清除,然后扎纸,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

完成了拜祭仪式后,就地切烧猪配以鲜果茶点聚宴,或野炊,又或回家聚宴。清明节在广东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一些地方自古就有举行清明会、吃清明宴的习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参加,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