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燃灯节俗家怎么点灯??
1. 西藏燃灯节期间,俗家民众会在窗台上摆放酥油灯,以表达对宗教的敬意。
2. 在藏传佛教中,酥油灯的点燃象征着内心的智慧之光的点燃,同时也被视为一种功德。
3. 佛教中的“五供”包括涂香、供花、烧香、饭食以及闭脊灯明,这些都是对佛的供奉方式。
4. “火供仪轨”在精神层面上,与藏族古话“若不能舍自我,则难以解脱苦难;不经烈火锻炼,无法中断煎熬”相契合。
5. 据说,中国传统的“元宵灯会”也与佛教中的点灯供佛得果报的教义有关。
6. 东汉明帝在公元64年派蔡愔等人去印度寻找佛法,三年后蔡愔带回洛阳的元宵节期间,推广了点灯敬佛的习俗。
7. 世界各地各民族几乎都有灯节的传统,如印度的“排灯节”和泰国的“水灯节”。
8. 藏传佛教的燃灯节在每年的12月1日(藏历10月25日)举行,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9. 在燃灯节期间,寺庙和家庭都会点亮酥油灯,信众们会进行诵经、磕头等宗教活动,以纪念宗喀巴大师并祈求智慧和平安。
10. 燃灯节除了纪念宗喀巴大师,还融入了超度亡灵、祈福纳祥的元素。
11. 传说中,宗喀巴大师圆寂时,他的弟子克珠杰·格勒巴桑在日喀则,用牛蹄壳中的脂肪油点亮了祭灯,以此祭祀宗喀巴大师并超度牲畜亡灵。
12. 因此,燃灯节晚上,僧人们会在寺院屋顶放置数百盏供灯,并念经祈祷,希望众生来世能投生为善趣。
佛教问题;;
苦,是因为人不明白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所以,常常贪爱自己所喜欢的,而嗔恨与拒绝自己厌恶的,并且在作人生选择的时候,又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愿意放下,特别是对贪生而怕死,生死病死等等,才导致人烦恼不堪,这就造成了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生老病死,身心煎熬等苦。
而苦是因为不明白宇宙人生真相而产生的执著。
所谓“空”,就客观上讲,指一切都变化无常,就主观上讲,即全无执著,如此主观与客观的分裂被打破,则一切苦难由此而化为乌有。空,不是没有,更不是虚无,而是积极向上,与时俱进。
烧纸,不过是一种教育形式,让人们不忘记祖先的恩德,以此鼓励自己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古大德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缅怀祖先,是为了教育后代,不明此理,则为迷信之举——与升国旗一样。
什么是火供?
火供的含义
“火供”是西藏最古老密宗里的一种特殊上供养,下布施仪轨,是用焚烧贡品、树枝、谷物、咒符等供养诸佛菩萨及神灵的祭祀方式之一,通常用来祈求祥和平安,也用来超度亡灵、降妖伏魔。经由火供的修持可以古老本教经典里讲的上供养神灵、中布施六道、下驱除病魔的作用,也迅速获得二种成就,也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之成就。总的来说,就是以燃烧供品的方式供养给火神、本尊、诸佛菩萨、护法神、财神等,所以叫做火供。
火供的来源每一个宗教有不同的说法,藏族来说,藏传六大教派也有不同的说法,我这里讲的是西藏最古老的文化根源象雄文明及本教的说法,本教认为,世界由风火水土四种基本元素构成,这种思想的传播应当归功于古象雄文明。火是象雄文明中讲的四元素中唯一没有被动物形象占有的一个元素。象雄文明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之一,因为它和水、气一样对生命很重要。象雄文明之中讲,世界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而且四大元素形成的的。这些理念对后世人有着重要影响,在漫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对火的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们认为火并不是一种破坏性的元素,它也是一种改造性的元素,这便是火的奇妙之处。大家都知道千万年以来,人类与火的关系一直神秘而密切。在那最初产生于红红火焰所造成的神秘的气氛中,火的神奇性质使它成为人类生命的一个源泉。它是光与热的象征。火能代表热力,生命不能离开热力,远在蒙昧洪荒时期,没有火的世界是恐怖的,是黑暗的,是寒冷的,更是野蛮的。如果火的力量没被发现,人类估计现在还处在混沌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火是人类从野蛮阶段进入文明阶段的决定性力量。火有很多神话,也有神秘的故事,但今天这里不是讲神话和故事,而讲火供的来源。从简单来说,火供是供火神的一种仪轨,那么火神又是什么,真的有火神吗?人类对火神的传说很多,也有不同的议论,有人说火神是存在,有人说火神是迷信之语,不管怎么样,西藏古老本教认为火神是存在的。对于火神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自然性的理解,一种是生命性的理解。第一,火神指的是火的能量,火有神秘的一种能量,也有独特的力量,比如,火的威力是巨大的,它能驱除黑暗、防寒御冷、恐吓野兽、保护牧群以及烧荒种地等方面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能量。但在尊重火给人间带来恩惠的,人类对火能造成的巨大破坏,它会对人类带来一些灾祸。第二,火神是一种居住在火中神灵与动物,火神是一种神的观点不仅仅是藏地,海内外也有,中国神话之中火神的分类很多,西方的宗教里讲的火神更多的。藏传佛教里火神是守护东方的一个神灵。本教认为火有火神,水有水神,山有山神,地有地神,风有风神,太阳神,月亮神,星神等分类很多。所以通过火来供养火神、诸佛菩萨及人天龙王等。但很多人认为西藏的火供和伊朗神话之中拜火教有直接关系,那是错误的观点,因为,说到伊朗拜火教最初起源于对波斯神话中太阳与光明之神密特拉的祭祀崇拜。它起源于公元前15世纪的古波斯,可谓是宗教崇拜里最原始的太阳神祗,时至今日印度-伊朗地区还有大量的太阳教信徒。说到西藏火供,最初从本教发展的,后来其它教派吸收而已,火供最初源于对象雄文明之中四大元素崇拜而引起的。它起源于公元前16017年的古象雄,火供所讲的崇拜对象并不是太阳神祗,而是火神,是火的能量和火有关系的动物。伊朗神话中讲的火神是创造神界者,西藏本教从不承认世界是某一位万能神创造的,而是四大元素形成的。西方火神的形象有所不同的说法,西藏各个教派也有不同说法。
火供就是通过火来上供养诸佛菩萨及火神,下布施六道众生。火供也是崇拜火的威力、尊敬火的光明,恭敬火的力量,一万六千年前幸饶弥沃佛祖发现,通过火能,自心发出智慧火光,智慧摧毁一切烦恼,火光烧毁一切脏物。心里感受火光和阳光的温暖和威力,就可以带给你内心安详和暖和的感觉,你的心情自然就温和和轻松。 如果你的身体和精神有病,通过火能治疗疾病,所以幸饶弥沃佛祖创立了火供的仪轨。他创立的火供的仪轨属于密乘,在密宗的经典里火观为火轮坛城,而且密宗认为火具备摧毁脏物、纯净污染的力量,所以在仪轨里重视火供、烟供、桑供等,在这些仪轨里火观为强迫、威力、发明,烧毁外界物质的染垢和妖魔等邪恶的东西,也能摧毁内心的烦恼,而且净化业障。在密宗修法之中,观想火神。火神身上发出智慧的火光,普照一切众生,烧毁魔障、消除业障、净化烦恼。光照外界,摧毁世界不净的一切,世界变为净土及坛城。这种观想也是借用火的力量来净化内心的染垢、治疗疾病、证悟真理等。幸饶弥沃传教的密乘里有很多种火供仪轨,每一个火供的仪轨中有一个火神,比如,虎衣明王火供仪轨中的火神就是虎衣明王本尊,伏魔佛火供仪轨中的火神就是伏魔金刚本尊等每一个火供的仪轨都有火神。总结,火供的来源与古象雄文明本教。
二,火供的意义
古老佛法本教中任何修行最基本的目的是消除无始之业障,增益福德、智慧二资粮,进而到究竟的佛果位。密法中得到以上目的的方法不胜枚举,其中用火把上供和下施的食物等烧完之后上供养给诸佛菩萨及火神等善者,下布施给六道众生的方法便叫做火供。
火供供养的对象
火供供养的对象共有以下四类,其中,第一类与第二类称之为上供,是供养与给予;第三和第四类则称为布施,对象是向下的。上供养的对象有二,其一是,信仰者向诸佛、菩萨、本尊供养; 其二是,信仰者对护法及高灵力的天神。下布施的对象有二,其一是布施诸有情众生;其二是布施诸鬼魂及饿鬼道,恶业的债主和亡者。
火供的分类
火供主要的类别有三种,第一种称为桑,第二种称为sù,第三种称做津塞。桑、、津塞之内又包含有许许多多种的荟供类型,但主要的仍是这三种。桑又称烟供,主要集中于山河、大地、宇宙诸神的供养,包括各类的神,在“桑”中,特别对他们做供养。桑供通常是在屋子的顶楼或在山顶上施行,生...
为什么要供养和尚?
是不劳而获。
出家人,披上袈裟,进了佛门就成了僧人。可佛门里的僧人是在干着什么行当呢?现在很多的中国佛教僧人一入佛门就热衷于经忏法事。所谓的经忏法事主要就是有人死了,就去为死人诵经礼忏,号称这样可以救度或超度亡灵。
现在不少寺院天天为人作法事,每天都在放焰口、打阳普佛、打阴普佛、拜大悲忏、拜水忏、拜梁皇仟。。。有作不完的佛事,赶不完的经忏。一堂经忏,明码实价,少则百十元,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还要给参加经忏的僧人送红包。经忏成了某些寺院盈利的生意。有人生病,事业不顺,有人遭祸甚至有人死亡,都要求作一堂经忏法事。
据说现在的大悲寺是中国佛教寺庙的一个榜样,僧人都比较“像样”,也就是比较没被世俗化,是较严格按照佛门仪轨行事。但就是在这个佛界的“模范”寺庙里,僧人也是看在钱的份上,争着要去赶经忏。下面就是有关这种事的一些报道:
。。。去离东风山不远的破缸镇给一家大户人家做超度亡灵的法事,这可算的上是一件美差,很多人都争着去做,听以前做过法事的师兄们说,一般能做得起法事的,都是家里有点钱的,而且十分迷信,往往他们给点超度费都很高,相对而言,油水也是不在话下的。
一般法事三到七天,吃喝拉撒全给主人家包了,另外还收取点香油钱等等,自然是合情合理。这次得到了这份美差,令很多师兄弟都红了眼,凭什么他一个厨房打杂三年的和尚就去搞油水的事,而个堂院这么多地址就要去学校搞什么佛法知识讲座……很多人心里都不平衡,可都是敢怒不敢言,领导的决定,谁敢多说废话?
那女的按照当一的要求,写下要超度亲人姓名和生前住址等等,然后按照价格,交钱开收据,算是预约成功,等待实行了。说实话,做法事的“价格”不算低,要是专场为一个家庭做就更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办公室里赫然放着一个保险柜,上面还有一台点钞机。
在这种经忏的名目下,僧人看重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钱!给死人念经,办法事真的能超度亡灵吗?如果这些僧人还有点头脑和良心的话,他们自己也当清楚,所谓的超度亡灵完全就是骗人的。
就按佛教自己的说法,因果报应,自作自受。既然都只能自作自受,那么人都死了,自作的都已成定局了,还能靠别人来念经来改变当受的报应?!如果靠念念经就能改变报应,就能被超度,那么佛教的那套因果律也就不攻自破了。再来,佛教本身就不信人有不死的灵魂,又何来的“亡之灵”呢?佛界的这些僧人无非就是在自欺欺人。
荒唐的是,这些僧人连自己都超度不了,又何来的能力来超度别人呢?退一步说,如果经忏真的能超度亡灵,那么以“慈悲”为怀的佛教,怎就不能凭着“慈悲”心去“救度”众生呢?怎么还要明码实价地凭着金钱来决定“救”不“救”呢?难道没钱人的“亡灵”就不值得“慈悲”的佛教僧人去“救度”了?佛教不是说“众生平等”的吗?不是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吗?可在钱面前怎就不平等了呢?!对没钱的人怎就没了“大慈大悲”了呢?!
人死了,家里人已是很伤痛了,可就是在人危难之际,这些佛教的僧人还趁火打劫,趁机为自己捞一把。这样的佛教僧人是“宝”吗?不是!应当说是祸!是给丧失了亲人的人再加丧财和被骗之祸!如果没有佛教的这些经忏僧人,没有佛教的这些“僧宝”,就没有经忏这种令人不齿的欺诈行为!所以,佛教的所谓“宝”,其实正是危害人类和社会的祸害。
火供的意义和功德
火供的主要意义是在做供养。火供出自藏密吸收婆罗门教传统传至汉地,以燃烧供品的方式供养给本尊。火供的对象有世间的护法神、多闻天王、赞巴拉等等。所有的供品,如五谷杂粮、油、金银等等,都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不同的业力,藉由燃烧供品,他们都欢喜接受。
火供的主要目的是在做供养,我们将食物或各式各样的物品,放入火中,火将它们燃尽,所以,是火吃掉了它们。火将一切化为灰烬,这是供养的一种方式。
首先,在第一类 "桑" 供养中,我们所供养的是烟; 第二类的 "餗(sù)" 供养,我们供养的是气味; 在第三类的 "津塞" 供养里,我们供养的是火的自身,是火焰、是燃烧的本身。
火供的功德总的说有四种,简化为“息、增、怀、诛”四字。
1.息,停息、消灭的含义。息火供表法殊胜,消除所执、烦恼两个障碍,得到次第佛果修行就。
2.增,增加、增多的含义。增火供增本人(护法)或加持对象(如亲朋好友等)的福、慧二资粮。
3.怀,归向、招徕的含义。怀火供归向佛旨,避开邪见离苦,招徕福慧得乐,进而消除一切障碍。
4.诛,讨伐、责罚的含义。诛火供讨伐我执、除四魔,责罚恶趣,阻止不净绕身缠体,速得清净。
火供的时机
1.闭关圆满。
闭关人持咒语,碍消不清净之障,得闭关之成就。修息、增、怀、诛,火供其威力大。
2. 超度亡灵。超度(往生人之“息之火供”),此火供观想甘露,供养火坛城。往生者业障尽除,烦执永断、福慧俱足,往生极乐净土。
3. 熄灾消难。
(1)国家遇震、风、火、水之灾等(天灾)、战争(人祸),火供熄灾消难。
(2)个人为了消灾、祈福,得安乐、解热恼,修火供最为善妙。
(3)个人发心忏悔,可涤除破戒之罪障。
4.护法延佛。
(1)兴建庙宇、舍利塔为修息、增、怀、诛,故火供。
(2)舍利塔、佛像、庙宇开光及连续大灌顶圆满,火供。
(3)为期超过七天之大法会後做火供,表示法会圆满、吉祥。
总之,火供之究竟目的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其在世俗法间,有指示引导众生永离烦恼深渊之妙用,得无苦之真乐;在胜义谛中有无量之功德,成就涅槃佛果。
诚请教诸佛友,选上再送20分
1.你问的是中文发音与梵文发音的问题。中文发音的话就是照字面念的,比如娑婆诃就是“suo po he”,而梵音则是“svaha” 你说的第二个是梵文读音,它的罗马音标是:“namo-”。 建议你还是读梵文发音,并且看罗马音标注音。
这里是往生咒罗马音标注释:/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11621&PostID=2545262
2.《大日如来咒》是密教的咒语,不经过灌顶不可以修持。谨按此念诵法.尚未公开普传.不得擅自结印。乐此法者可向持松大师亲自面求。大师慈悲.必允传授。因手印必须师授.若擅自结.求益反损。是以本编未录手印。若资缘具足.各种印明.均经师授.为最胜上。否则先诵大轮呪廿一遍。然后结定印.诵呪观想.方免过愆。
持诵此咒业障消灭,身心清凉,得大智慧。
《楞严咒》在佛教里头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之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着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它能使一切天魔外道无所遁形。持诵神咒,能成就道业,能令破戒的人,恢复戒根清净;未得戒的,使他得戒;未精进的,使他精进;无智慧的,使他得到智慧;身心不清净的,使他速得清净。若因宿业深重,不能持斋与持戒的,但能至诚诵咒,日久宿业消除,自能成就斋戒,圆满戒行。纵然曾经饮酒食肉,和吃五辛、葱、蒜、菲、兴渠等种种不清净之物,现在即能悔过,虔诚持咒,则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和天仙鬼神,都会既往不咎而宽恕他的。
《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往生咒,对超度亡灵有很大的作用,用时一定要念七遍或二十一遍才行。
3.如果想回向给众生,念佛号就很好,不必再另外念咒,因为持咒有许多要求,很难如法的做到。如果实在要念咒,可以念《大悲咒》。《往生咒》一般是有人某个地方发生大灾难时,比如海啸,大地震等,死亡的众生很多,我们才念往生咒回向给他们。不用三个一起念,不要贪佛法,贪佛法也是一种贪。
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阿弥陀佛名号万德万能,持阿弥陀佛句号可有以一法代万法的功效。《楞严咒》所出的《楞严经》赞叹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名号具足修持一切佛法的功德,无需借助其它方便法门,即能开悟。所以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请放心一心称名,功到自然成就。
贪法就是心无厌足,这山望着那山高,贪图多个修持法门一起同修。例如见《往生咒》很好,就主修《往生咒》,见《楞严咒》好,又主修《楞严咒》,见《尊胜咒》好,又修主修之,或又参禅又念佛又持咒又修密等等,到头来,头头不清,事事不了,没有了修行的主心骨。
“宣化上人所弘扬的禅教律密净等等诸宗合一通修”是宣化上人作为一个成就者、一个佛教领袖所作的佛教改革,为的是避免诸宗相互攻击,融合诸宗之所长,把佛教作一个整体介绍到向西方世界。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其门下弟子的平常课业,也是各有所主的,并不是我们所定义的贪法。
“修净土法门者也就只能为自己做事念佛?不能为天地正法长住而做点事诵点经或诵点咒了吗?”如果有大发心愿意为正法长住而做点事,诵点经或诵点咒,那可以啊,我很随喜。如果没有这个发心,或出离心很重,那还是专心念佛地好。
关于持咒:
持咒的一般要求就是发大愿心、持戒清静。具体的要求,《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中说得很清楚。《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又名《苏婆呼童子经》、《苏婆呼经》,三卷。唐输波迦罗译,开元十四年(726)译出。在纯正密典中,《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被视为三部大经,而《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则被视为律典。
此经中,苏婆呼童子礼问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即金刚手菩萨),为何修行者勤苦持诵真言无效。(“遍观一切世间出家在家善男女等。为求出离生死海故。求觅陀罗尼速成就法。节食持诵专心勤苦。如是修行仍不成就。” “何因众生。持诵真言不复获果。”)
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就此问题回答,讲述了持诵真言必须做到的条件,并开示了各种得成就方法。其中包括了发心、正见、忏悔、灭罪、除障、出离、持戒、摄心、求法、观想、火供、法物、回向等。
根据网友的整理,《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所开示的持诵真言必须做到的有:
1、 恭敬礼佛、珍重三宝
2、 发菩提心、慈悲心
3、 持戒
4、 摄心
5、 依法、正见等
(“若有持诵一切真言法。先于诸佛深起敬心。次发无上菩提之心。为度众生广发大愿。远离贪痴憍慢等业。复于三宝深生珍重。亦应虔诚遵崇大金刚部。当须远离杀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亦不饮酒及以食肉口虽念诵心意不善常行邪见。” )——恭敬礼佛、珍重三宝;发菩提心、慈悲心;持戒;依法、正见;
(“持诵人先须持戒。譬如芽种皆依地生。由勤溉灌令芽生长。世尊所说别解脱法。清净尸罗具应修行。若是俗流唯除僧服。自余律仪悉皆无差。必须远离诸杂染法。具行善逝敷演教门。真言法则亦复如是。”)——持戒
(“持真言者。宁以火星流入眼中。失于双目。盲无所见。不以乱心观视女色。分别种种相好美艳。令念诵者使无威力。”)——持戒
(应念真言。专心诵持勿令错乱。系心于本尊。或思真言并手印等。由如入定心勿散乱。调伏诸根端坐尊前。观想成已。微动两唇念持真言。人心逸荡由如风电猕猴掷树海波潮浪。谄曲自在耽着诸境。是故应须摄心不动。)——摄心
(持诵真言不依法则。及不供养。已不清净故。真言字句或有加减。声相不正。不获广大诸妙悉地。亦复如是。)——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