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html

中秋节荆州风俗

 2024-12-08 12:47    0  获赞 0

中秋节荆州风俗

去荆州旅游,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了解?

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荆州旅游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仅能让您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以下是一些荆州的风俗习惯,供您参考:

饮食习惯:荆州人喜欢吃辣,特别是鱼、肉等食物。特色小吃如豆腐脑、麻辣烫、鸭脖等都非常受欢迎。此外,荆州还有一道特色菜叫“三鲜锅巴”,是荆州的传统名菜。

节日习俗:荆州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丰富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例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端午节则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礼仪习惯:荆州人讲究礼貌,与人交往时会用“您”称呼对方,表示尊重。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都是基本的礼仪。

婚嫁习俗:荆州的婚嫁习俗有其独特之处,如婚前男方要送彩礼给女方,婚礼上会有各种仪式和活动,如拜堂、闹洞房等。

宗教信仰:荆州地区的宗教信仰多样,包括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在参观寺庙或教堂时,应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如着装得体、不大声喧哗等。

湖北有哪些风俗传统文化??

湖北风俗传统文化:

1、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

2、湖北秭归人第一餐吃油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湖北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3、湖北人跨完年则开始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初三以后拜亲友,要先拜比自己有钱有势的,这叫“人往高处走”,表示自己在新的一年会步步高升。

但在孝感,人民信奉的又是“拜年无大小”,来者皆是客。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

4、湖北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5、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制春卷。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汤圆食用,以预祝一年工作圆满、顺利。春节期间,人们还吃糖炸年糕,以象征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荆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可以送人?

荆州可以送人的土特产:荆州石牌坊: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牌坊是荆州独有的传统工艺品。这些牌坊以石头雕刻而成,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荆州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可以送人荆州剪纸:荆州剪纸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剪纸图案多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为主题,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荆州漆器:荆州漆器是湖北省传统工艺品之一,以其精美的纹饰和优良的质地而备受赞誉。漆器表面光滑如镜,色彩鲜艳,造型别致,是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荆州丝绸:荆州丝绸以其细腻、柔滑、华丽的品质而著称。这些丝绸制品不仅具有高贵的气质,而且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是极佳的送人礼品。荆州麻糖:麻糖是荆州的传统小吃,以其香甜可口、酥脆爽口而备受喜爱。这种甜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人们喜爱的零食之一。荆州莲蓉月饼:荆州的莲蓉月饼是湖北省的传统名点,以其皮薄馅足、香甜可口、口感独特而著名。这种月饼制作精细,选料讲究,是中秋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神话故事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 醉心于仙道而不

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

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 砍伐月桂的形象。

朱元璋起义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

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

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

节吃月饼的习俗便 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

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

百姓眼看无法 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

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

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

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

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

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

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

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

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

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

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

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

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

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

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3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著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另外,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在冷战期间,美利坚合众国和前苏联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领先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进入高潮。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而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参看: 月球宇航员列表

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块9英吋乘7英吋的不锈钢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纪念这次登陆及为有可能发现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资料。

中秋节荆州园博园有活动吗,荆州秋季周边旅游?

中秋节荆州园博园有活动吗?

据官方网站介绍,荆州园博园将在中秋节期间举办主题为“迎秋赏月·园中游”的活动。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在园内欣赏到美丽的秋景,感受秋季的气息。此外,园内还将举办中秋文化展览、灯谜活动、传统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别样的中秋节体验。总体来说,荆州园博园中秋节有丰富的活动安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监利有哪些旅游景点?

1.护国仙山祖师庙 AAA

护国仙山祖师庙

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道观“监利县护国山祖师庙”位于湖北省监利县上车湾镇,西距监利县城12公里,该庙始建于唐乾元(758-760)年间,千百年来,祖师庙数次毁于风雪、洪水、战争,但屡毁屡建,民众的崇拜也愈加浓烈。在监利而言,上车湾只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小小乡镇,但它却拥……

2.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北30公里处,随岳高速公路从其东邻穿过,监汉、监仙、监潜公共汽车在此经过。是集古建筑文物游览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周老嘴古镇小街因渡而兴,有五条……

3.离湖

离湖

吴克计 监利湖多。湖北是于湖之省,监利乃百湖之县。县域所辖尽皆湖乡水村。 “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叫湖。监利县境地处的江汉平原,为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所在地。云梦泽是涵盖今江汉平原和湖南北部的大水泽。后来因淤积而被分割,便形成了许多河间洼地湖,洞庭湖……

4.柳关烈士陵园

柳关烈士陵园

福田寺镇柳关红军无名烈士墓碑旧址位于原柳关管理区机关所在地(原双红村)。无名烈士墓碑是1930年后逐渐形成的,这里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洪湖根据地腹心地带,红军第一、二、三医院曾设于此。1931年3月,中央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代表夏曦来到洪湖根据地……

2023荆州市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间?

2023年秋季开学时间,是9月1号,如果没有天灾等特殊情况,荆州市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间都是9月1号,这是由荆州市教委统一规定的,各个学校都必须按规定执行,除非有不可抗力,否则都是9月1号开学,

秋下荆门古诗解析?

秋下荆门是一首写秋天降临荆州的古诗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了荆州秋天的景色,芦苇渐黄,野菊烂花,秋虫噪鸣,以及人们的节日庆祝活动

此诗反映了秋天荆州丰收的景象,也体现了作者对荆州的感情和对秋天的感慨

2023年湖北荆州开学时间?

2023年春季学期,湖北荆州的开学时间是2月6日也就是正月十六。而2023年秋季学期湖北荆州的开学时间是9月1日。这里说的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开学时间,高三开学时间会更早一点。

关于荆州的民风民俗的小学生作文

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了延续千年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逢年过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画片、小塑像等等。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堂供奉关公像,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几乎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经常聚在荆州关帝庙,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给关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荆州花鼓 荆州花鼓戏作为一种荆州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源远流长。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由此可见荆州人对荆州花鼓戏的由衷喜爱。

鼓盆歌 《鼓盆歌》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盆歌是在丧事中演唱、为丧礼的内容之一,现代俗称“丧鼓”。鼓盆歌,古代亦称“鼓缶、击缶”。鼓盆歌的起源可以元溯到《诗经》和《周易》的记载。“鼓盆•击缶”以娱乐内容和丧礼习俗的共存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现今主要分布于荆州市沙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沙市鼓盆歌在千百年历史中,从形成到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形式上,打击的乐器由最早的缶到木盆,再到木盆上架鼓,最后定型为单一的鼓。沙市城区的艺人现在仍保持着原生态坐唱不表演的格局。鼓盆歌的曲目内容丰富多彩,尉为壮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演义、市井习俗、风花雪月、幽默笑话、民间丑态、人生疾苦等无所不包。现已发现曲目多达500多篇,大多数为艺人手抄本,可谓“案积如山”。沙市鼓盆歌的唱腔是以沙市地方语言为基础,本地人极易上口。“鼓”是沙市鼓盆歌中唯一的伴奏乐器,击鼓者双手持鼓槌,左手为“板”,右手为“敲”、“扎”,击鼓面的中部、侧部、边部,鼓槌有沉、浮、立、斜、平之分,构成了鼓声的丰富性特征。鼓的节奏总是在唱腔的上、下句结束前,悖于音乐拍的常理,出现强拍无重音的独特性特征。鼓盆歌是荆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形式简单,不受地域环境之限,扎根楚文化的沃土,深受群众欢迎。

马山民歌 曾经出土稀世文物越王勾践剑的荆州区马山镇,素以民歌之乡著称。这里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歌风格,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在整个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山民歌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它奇特的五句成歌、句尾点题的唱词结构,是荆楚文化的一块瑰宝。“喇叭调”、“伙计调”、“嘚嘚调”、“叮口当调”、“哦嗬调”五大调和五句子歌更是闻名遐迩,久唱不衰,在民间广为流传。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四季花鸟虫鱼、婚丧习俗礼仪、节日玩灯贺彩等各个方面。种类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数十种。“五句子歌”又有“喊五句”、“赶五句”、“穿五句”之分,曲体结构差别较大,基本旋律大同小异。荆州区在收集整理的同时还对传统的马山民歌进行了改编和创新,赋予其新的内涵,推出了以民间歌舞《车水锣鼓》、《火烧粑》、《凤鼓齐鸣》、《开秧门》、《夜渔》、《山歌唱出农家乐》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马山民歌,使马山民歌更具时代感,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公安说鼓子 公安说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安说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到了宋代,说唱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许多说唱的形式。鼓子词正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宋代以后,鼓子词几番变化,经元明时期“词话”,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逐渐发展衍变为公安说鼓。清代至民国时期,公安说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说鼓艺人不断增加,曲目逐渐增多,内容也日益广泛丰富。公安说鼓,亦叫公安说鼓子。以说为主,说中带唱。说,即在本地方言声调上加以适度的夸张,有起有伏,带有韵味,富有节奏感,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吐词清晰,层次分明。唱,一般是夹在每个小段落的结尾处。往往是在一段有韵律的说白之后,以两句唱腔来结尾,收腔后用唢呐重吹一遍下句的旋律,打一阵鼓,然后再起下一个段落。公安说鼓的音乐分为唱腔曲牌和唢呐牌子两部分。唱腔曲牌又...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