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html

寒衣节撒米是什么意思?

 2024-11-29 21:32    0  获赞 0

寒衣节撒米是什么意思?

四大传说与节日习俗有哪些关联?

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

1.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乞巧节”又称“七夕”、“双七节”、“女节”、“香桥会”等。时间在阴历七月初七,为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范围,朝鲜族、白族等族也过此节。传说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一般是女子祭祀、观赏织女星,并在月下穿针引线或做编织类女工,向织女乞求智巧。也有男童祭祀牵牛星并祈求聪明的习俗。据记载,汉代已有女子在七月七日看织女星、穿针和曝衣之俗。

2.盂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寒衣节为中国北方习俗,时间在阴历十月一日。妇女们缝制棉衣,送给出门在外的亲人,并到坟地给已去世的亲人烧纸衣并供奉食品。此习俗与孟姜女传说结合,遂有孟姜女辛苦做衣并到长城脚下送寒衣的情节。

3.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双蝶节为江苏宜兴、浙江鄞县等地流行的习俗,时间在阴历三月一日(传说该日为祝英台生日),因纪念梁祝爱情故事和化蝶传说而得名。宜兴祝英台读书处与鄞县梁祝墓附近阳春三月也确实多蝶,此事实与传说结合,形成节日,人们在这一日到宜兴善卷洞的祝陵、英台读书处凭吊并观赏桃花、蝴蝶。浙江宁波一带则有游梁山伯庙和到祝英台庵喝菜汤的习俗,当地传言:“梁山伯庙一到,夫妻同到老。”

4.白蛇传与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粽包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蒙古、回、藏、苗等很多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时间为阴历五月初五。节日活动有赛龙舟、包粽子、挂香袋、斗百草、饮雄黄酒、吃癞蛤蟆等习俗。过去江浙一带还流行端午节观看《白蛇传》戏文和游览雷峰塔的习俗。不少人在游塔时还要挖一块塔砖带回家,以获得白娘子的福佑,这也应该是雷峰塔在1924年倒塌的原因之一。该节日的部分习俗与关于屈原、伍子胥的传说相结合,而饮雄黄酒、吃癞蛤蟆等习俗则与白蛇传的一些情节有关。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