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要买什么东西做贡品中元节要买哪些东西做贡品?
1、素酒:在扫墓的时候,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
2、水果点心: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点心可视具体情形而定。
3、饭菜: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很多人会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向孩子们讲述先人生前的事迹,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
4、香烛。上坟祭祖自然少不了香烛,既然选择祭祀祖先,那就肯定需要购买香烛,然后给自己额祖先上香。并且购买香烛一定要买那种质量好的,因为至少要保证香烛能够持续的燃烧完。
9月初九是仙家的什么日子?
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在古代,人们认为数字九代表长寿和吉祥,因此九月初九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而在道教中,九月初九又是仙家的日子,被称为重阳仙节。
重阳仙节源于道教的传统,它是为纪念传说中的仙人蓬莱山玉皇大帝而设立的。据传说,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的神祇之一,他统领着众多的仙人和神祇。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玉皇大帝会下凡到人间,与人们一同享受秋天的美好。
在重阳仙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望,感受秋天的美景。同时,还会祭拜祖先和长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此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食用重阳糕和菊花酒,这些都是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总的来说,九月初九是一个充满仙气和祥和的日子,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情感。无论是在道教还是在民间,这个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九月初九是仙家的什么节日?
9月初9仙家都干什么去了农历九月九,是仙门里的登高日。说是登高日,不如说是仙门里的考核日子。一般在农历九月九这天,动物身仙家,都会攀登到本山本府的最高峰,等待吉时一到,天门大开,跳跃天门,脱胎换骨,证得真身。同时,九月九这天,也是仙门里的求寿节,地马香童可以向堂上老仙家求寿,求运,攘星等等。九月九仙家大供的日子悄悄到来了,出堂的弟子在准备着给仙家师父大供,没有出堂的弟子,也出现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症状,仙家师父是着急了,就九月九是仙家的什么节日九月九是仙家的登高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九月九是哪个仙家的生日九月九是斗母星君圣诞。又称斗姆元君等,是道教信奉的女神。为北斗众星之母,民间常见神像有24个头,48只手,掌心有眼,故俗称千手千眼佛。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于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斗母星君:斗母星君又称斗姆元君,斗姆元君原型是摩利支,摩利支原本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印度婆罗门教神明,后来被佛教吸收,变为摩利支天、摩利支菩萨。在佛教中,摩利支天又由男神变为女神,又由曼妙天女变为三头六臂、猪面獠牙的恐怖之神。随佛教的传播而影响到民间信仰,也曾被道教吸收,演变为道教神明斗姆,为道教信徒所崇拜。其大儿子和二儿子既是“四御”中的勾陈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儿子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分别掌管着所有人的生辰,人们只要虔诚底服从管辖他们的星神,就能得到该星神的保佑,保佑一生平安、顺利。
九月初九重阳节吃啥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九月初九重阳节吃这些:吃重阳糕、吃蟹、吃羊肉面。
🔶重阳节有这些风俗活动:登高、晒秋、赏菊、放纸鸢、佩茱萸。
一、九月初九重阳节吃这些
✅1、吃重阳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2、吃蟹
“秋风起,蟹脚痒。”重阳节前后,正是螃蟹膏满黄肥之时,因此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
重阳节的时候之所以会有吃螃蟹这一说法,主要是因为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天,这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这时候的螃蟹肉质鲜美,蟹黄肥厚,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都是比较高的;其次就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这时候给亲人买一些螃蟹,也是表示孝心的一种方式。
✅3、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另外,重阳节正值秋天,秋天也是羊肉吃起来最为肥美的季节,能取暖祛寒,温中暖下,算是最符合季节的需求了,所以重阳节吃羊肉面正合适。
二、重阳节有这些风俗活动
✅1、登高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重阳节“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
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2、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4、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重阳节放纸鸢,纸鸢可以轻松乘风而上。
古人有一种说法:重阳节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晦气就会远走高飞。
还有另一种说法: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远福气越浓。
纸鸢断了则代表着福气飞走了。所以会小心翼翼保护好线,不让断。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九月初九重阳节,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自然有着许多吃食可供人们品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吉祥的日子有着以上习俗的相伴,更加生动有趣。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的日子,记得在这天多孝顺长辈哦!!!
九月初九供,菩萨有什么讲究什么?
没什么要讲究的,一切按照平时的样子来就好。对于贡品,供菩萨用苹果表示平安,须5个,代表五方五士。供香蕉是旺财,香蕉是金黄色,黄金的意思,一般5至8支都可以,供柑桔5个一等柑桔,吉利象征。
供橙子一个表示诚心供奉;橙子大又圆浅黄,表示大大有余,圆圆满满,黄色表示黄金进屋;供桃子5个,仙桃的含义;神仙菩萨最爱吃桃子,供糖果五色各5颗,共25颗糖;供花生二十五枚,二十五表示神仙吉数,姓名吉数。
供红茶三杯,清水三杯,供奉菩萨不用酒肉,因菩萨吃素,神仙是要喝酒的,但是有酒就有肉,没有肉吃,菩萨怎么喝酒,酒肉就不再作供品了,用米花糖,糖包子5个,龙眼25个,这些可以。西瓜不能供奉西立的意思,梨子不能供分离的意思。
九月九出马仙上贡前为什么晕?
供奉贡品,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仙家佛家的一种尊重,是必不可少的,上贡,每一年当中有几次大贡时间,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三王母娘娘圣诞,八月十五中秋团圆节,九月九斗姆飞升,北斗众星安坐,大年三十这个不用多讲了大家都知道
贡品分为四荤,鸡,鱼,肉和蛋,鸡就是烧鸡,鱼就是鲤鱼,肉就是猪肉,蛋就是鸡蛋。
文堂子是已熟的为主,而武堂子以生的为主,贡品都是以坐北朝南的向,鸡头对着西面,鸡头不能低着头,面对西面以通往西方极乐,鱼头对着东面,而且鲤鱼跳龙门吉利多,鱼头对着东面,乃起势之意义。
有荤贡就有素贡,主要就是说过为主,我们经常见到的苹果,就是为的四季保平安,桂圆呢,肯定求得是团团圆圆,橘子就肯定代表了聚财了,而葡萄呢,就是一种香火的传承,为的是人旺,人旺就是财运旺。
既然有了荤贡,也有了素贡,还有一种贡就是荤素搭配,每一个堂子仙家多,有的喜欢荤菜,有的喜欢素食,肯定是不一样,而这里面最忌讳的就是,加入自己的仙家最反对看见什么,弟子虽然是好心好意,但是贡品呢,自己的仙佛不喜欢,从古至今,这个贡品根本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就像人吃饭一样,你喜欢吃的自然聚餐的时候想吃到,仙佛也是这样,仙佛有忌讳,不是没有忌讳,是一些弟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