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苏州人吃什么?
1、苏式卤菜:苏州人过冬至夜,总得有七八碟的冷盆开道,于是冬至夜当天,苏州大大小小的卤菜店都会排起长队,羊糕、酱肉、酱鸭、叉烧、牛肉……各色卤菜一应俱全。酱肉软硬度恰到好处,吃完满口留香。
2、苏式暖锅:冬至夜吃暖锅,别有一番温馨之感,它不像火锅一样随烫随吃,是将半成品的菜肴放进锅中,加入高汤,炉火保温。
3、馄饨:冬至夜,苏州人的主食也很讲究,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冬至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还一个清平世界。
4、酱方:苏州人春吃酱汁肉,夏吃荷叶粉蒸肉,秋吃扣肉,到了冬至时就得吃酱方。所谓“方”,方肉,大肉也,无方不成肉,酱方好不好,关键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程度。酱方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香而滋润,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满口余香。
5、冬酿酒:苏州有句俗语,“冬至夜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冬酿酒对于苏州人而言,可谓是冬至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
苏州冬至吃什么东西?
苏州冬至吃冬至团子、冬至酒、羊肉汤等等。
1、冬至团子
冬至团子是用糯米粉制作的一种团子,馅料有肉、蔬菜、豆沙等多种选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冬至团子,以示庆祝。吃冬至团子寓意着团圆和和谐,也有祈求来年丰收的美好寓意。
2、冬至酒
在苏州,冬至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祭祖、上香、烧纸等。在祭祀时,人们会喝一种叫做“冬至酒”的黄酒。同时,在冬至这天,人们也会自酿黄酒,以备过年之用。
3、羊肉汤
羊肉汤是苏州冬至的传统美食之一,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喝羊肉汤,苏州的羊肉汤清淡爽口,配上葱花、香菜等佐料,味道鲜美。此外,羊肉汤还寓意着团圆和和睦,因此在冬至这天,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喝羊肉汤,共度佳节。
冬至传统习俗
1、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3、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苏州过冬至的风俗苏州过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1、冬酿酒
这一夜,鲭鱼蹄髈、冷盘热炒都有了,自然少不了来点酒助助兴。为了冬至夜,素性淡雅的苏州人专门发明了一种度数不高、老少皆宜的老酒,冬酿酒。苏州人对冬酿酒是有情结的。这夜的团圆饭不论是在饭店吃,还是在家中吃,冬酿酒必不可少,连小孩也可以享有特权喝酒了。
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2、吃“冬至团”
苏州人还有“冬至团”等说法,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吴地农村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3、吃酱方
苏州人一年四季要吃四块肉。春吃酱汁肉,夏吃荷叶粉蒸肉,秋吃扣肉,到了冬至时就得吃酱方。
所谓“方”,方肉,大肉也,无方不成肉。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程度。主料是五花肉,采用腌、煮、焖、蒸等烹饪方法而成。这酱方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香而滋润,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满口余香。
苏州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今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很多地方在冬至的适合就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也有很多地区也会吃一些不同的东西,而要说苏州冬至有吃什么的习俗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花糕
与苏州人送“冬至盘”的习俗有所不同,太仓人家在冬至前都要蒸花糕,亲戚朋友相互赠送。明嘉靖《太仓州志》记:“冬至前期,各和糖粉为花糕,亲朋馈送”。花糕也是冬至宴的必备食品。
2、冬至夜饭
吃冬至夜饭是最重要的活动。清宣统《太仓州志》载:“十一月冬至前一日为冬至夜。”冬至节与年节一样,冬至前一夜,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新塘镇志》曰:“冬至节,邀请亲友吃冬至夜饭”。
3、分冬酒
冬至夜饭的菜尽量丰盛,更少不了本地特色的“分冬酒”。明崇祯《太仓州志》记:“冬至,亲朋会宴,名分冬酒。”分冬酒,也称冬酿酒,味甜色绿或白,太仓人称老白酒,立冬过后,许多人家都会自酿这种酒。清宣统《太仓州志》录:“白酒有十月白、菜花黄、靠壁清等名。”这几种酒也是冬酿酒。明代王世贞有一首赞美靠壁清白酒的诗:“酒母啾啾怨夜阑,朝来玉液已堪搏。黄鸡紫蟹仍肥美,与汝相将保岁寒。”并在该诗序中写道:“靠壁清白酒,出自家乡,以草药酿成者,斗米得三十瓯瓿置壁前一月后出之,味极鲜冽甘美。”
4、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吃馄饨的食俗由来已久。冬至食馄饨的用意,据《燕京岁时记》的解释:“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古人认为,世间天地万物,混沌如鸡卵;冬至夜长日短,一片混沌。古人就用面皮将肉馅包裹起来,代表大地和白天战胜了黑天、战胜了混沌。祭拜结束后,古人就胜利地分食这“混沌”。
5、羊肉
冬至又是隆冬的开始,吃羊肉与冬至食暖菜有关。“暖”是冬日里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也是冬季进补养生的要义。人体通过汲取温热的食物积蓄热量,以应对寒冬的冷袭,储备来年的生发。中医理论认为,羊肉味甘性温,具有益肾补虚、祛寒生热等功效,所以太仓人一直习惯于冬季吃羊肉是有科学道理的。
苏州冬至有什么风俗?
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丰富的节日内涵至今经久不衰。下面我精心整理了5个苏州冬至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1、冬至习俗吃冬酿酒
冬至吃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2、冬至习俗吃羊肉
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冬至里羊肉馆一天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3、冬至习俗吃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4、冬至习俗吃馄饨
老苏州人吃的却是馄饨,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觉得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苏州人冬至夜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虽然后来历法变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开始了,但这冬至“过年”的习俗传承了下来。
5、拜冬
苏州在宋朝时就形成了过冬至夜的习俗,那时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辈还要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贺冬”或“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大年一样,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祭祀、拜冬的习俗已经淡出了苏州人的生活,但一顿丰富的冬至夜饭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的节日依托于农业社会,时代发生变化,很多习俗很难“复刻”;但其精神意义可以“创造性转化”,继承发扬。中国人重视家庭团聚,而冬至节日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就是团聚。
苏州冬至吃什么?
苏州冬至吃酱方、冬酿酒、馄饨、卤菜、冬至团、卤菜、汤圆等。
酱方:苏州人一年四季要吃四种肉,春天吃酱汁肉,夏天吃荷叶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到了冬至时就吃酱方。
馄饨:苏州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形的馄饨皮代表大地,而馅料代表着天,将方皮与馅料包在一起就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冬至节人们吃“馄饨”,寓意着吃掉“混沌世界”,还一个清平世界。
冬酿酒:冬酿酒是用米酒制成的,在里边加入桂花,香气扑鼻。当寒冷的冬天到来时,冬酿酒不仅可以保暖驱寒,更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冬至团:冬至团又叫做“稻窠团”,是用粉团包裹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制作而成。
卤菜:冬至时苏州人还会吃一些卤菜,用来下酒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