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冬至是几点钟?
2023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11时23分。这个日期是根据公历计算的,而在农历中,它对应的是农历十一月十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古时候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冬至习俗。
在中国南方,人们习惯于在这一天祭祖,并举办冬至宴会。而在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项传统活动。古时的周朝,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祭天日子,有在郊外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那时,周历的正月实际上对应着农历的十一月,因此,冬至与新年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连的。直到汉武帝时期,改用夏历,元旦和冬至才被明确分开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成为祭祖的日子,皇帝会在郊外主持祭祖仪式,民间也有向长辈致敬的习俗。这些传统在现代的一些地方仍然被保留。
冬至的习俗包括:
1. 祭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如粤西、潮汕和浙江部分地区,祭祖是冬至的重要活动。家中的祖先牌位和雕像前会摆放香炉和供品。
2. 吃饺子,喝羊肉汤:在中国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项传统习俗。有一个传说,医圣张仲景在冬至这天用羊肉和药材包裹在面皮中,形状像耳朵,以此为民众提供温暖。这种食品后来被称为“祛寒娇耳汤”,并逐渐演变成了冬至的传统食物。
2023年的冬至是几点钟?
2023年冬至为公历2023年12月22日11时23分,农历贵茂年11月10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认为是冬天的大节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习俗因地域不同,在内容或细节上都有所不同。在中国南方,有一种祭祖和冬至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每年冬至吃饺子是惯例。
根据周朝的记载,利用冬至在郊区有大规模的祭天民俗活动。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一月,所以周朝的正月等于我们现代的十一月,所以拜年和过冬至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正月和冬至才真正分开。因此,也可以说“冬节”是汉代以后才庆祝并兴盛起来的。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祖的时候。这一天,皇帝在郊区举行祭祖仪式。这一天,人们向父母的长辈致敬。现在,仍然有一些地方在冬至庆祝这个节日。
冬至的习俗
1、祭祖
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如粤西、潮汕和浙江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向家里的大殿供应祖先的雕像和牌位,摆一张桌子,布置香炉和供品。有些地方在祭祀祖先的同时,还祭祀神灵和土地神,祭拜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财源广进。
2、吃饺子,喝羊肉汤
在中国北方的许多地区,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晚年归家时,看到了冻僵的人,便用羊肉、一些散寒药材、面团包裹起来,使之看起来像耳朵。他做了一种药,叫“祛寒矫耳汤”,送给人民。后来,每年冬至,人们都模仿进食,形成了一种习俗。
冬至是2023的几月几日几时几分?
2023年冬至时间是12月22日11时27分。
冬至,兼具自然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这天,太阳低、白昼短,但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的习俗
1、祭祖
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如粤西、潮汕和浙江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向家里的大殿供应祖先的雕像和牌位,摆一张桌子,布置香炉和供品。有些地方在祭祀祖先的同时,还祭祀神灵和土地神,祭拜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财源广进。
2、吃饺子,喝羊肉汤
在中国北方的许多地区,每年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晚年归家时,看到了冻僵的人,便用羊肉、一些散寒药材、面团包裹起来,使之看起来像耳朵。他做了一种药,叫“祛寒矫耳汤”,送给人民。后来,每年冬至,人们都模仿进食,形成了一种习俗。
3、吃粽子;吃汤圆
在南方,冬至吃饺子很受欢迎,民间有一种说法,吃饺子要大一岁。汤圆,也叫饺子,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甜点。“圆”的意思是“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饺子也叫“冬至饺子”。汤圆可以用来祭祖和给亲戚朋友送礼。
冬至祭奠老人有什么忌讳吗?
冬至祭奠父母没有什么指定规定,但最好时间挑在9点至15点之间,这个时间的阳气重。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
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没有忌讳。
各地区冬至的其他习俗: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潮汕风俗冬至拜老爷用不用钱纸
潮汕人就要用,其他地方的人就会以别的方式祭拜
潮汕当地的习俗在冬至时是要用纸钱祭拜的老爷的,所以一般属于潮汕祖辈/当代人基本都会使用纸钱祭拜老爷,如果是外地人后来居住到潮汕的,这个就会结合居住先辈所属地习惯进行祭拜老爷,另外如果是属于后来居住潮汕的人祭拜潮汕老爷的,这个可以结合实际进行祭拜。
2023年冬至时间时辰表
2023年冬至节是公历2023年12月22日11点23分,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十号,星期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太阳黄经达270°,在我国,冬至这天是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以古有“日短至”之称。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自夏代开始,人们便将冬至视为节气的起点、一年的开端和生命萌发的汛期。华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节的习俗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的时候有拜天祭祖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从很多年前就有的。
现在的人虽然已经有很多都已经不相信神了,但是这样的习俗还是留了下来。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些祭祀用的东西,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祭祀的时候有很多规矩,是比较隆重的。在冬至的时候不同地区的人会吃一些当地的特色食物,比如说东北地区一般是吃饺子,合肥会吃南瓜饼,而潮汕吃汤圆,还有滕州会吃一些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