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中国的24节气分别是阴历的几月几号?
24节气 章*[%] 章# 周 [占年数]
小寒 01/05 [80%] 01/05 01/05 [96/200]
大寒 01/20 [80%] 01/20 01/20 [121/200]
立春 02/04 [61%] 02/04 02/04 [126/200]
雨水 02/18 [44%] 02/18 02/19 [122/200]
惊蛰 03/06 [80%] 03/05 03/05 [98/200]
春分 03/21 [80%] 03/20 03/21 [97/200]
清明 04/05 [33%] 04/04 04/05 [112/200]
谷雨 04/20 [59%] 04/20 04/20 [122/200]
立夏 05/05 [83%] 05/05 05/05 [105/200]
小满 05/21 [55%] 05/21 05/21 [120/200]
芒种 06/05 [78%] 06/05 06/06 [111/200]
夏至 06/21 [82%] 06/21 06/21 [110/200]
小暑 07/07 [61%] 07/07 07/07 [109/200]
大暑 07/23 [67%] 07/22 07/23 [111/200]
立秋 08/07 [82%] 08/07 08/07 [102/200]
处暑 08/23 [62%] 08/23 08/23 [119/200]
白露 09/07 [79%] 09/07 09/08 [117/200]
秋分 09/23 [54%] 09/23 09/23 [121/200]
寒露 10/08 [77%] 10/08 10/08 [119/200]
霜降 10/23 [82%] 10/23 10/23 [113/200]
立冬 11/07 [82%] 11/07 11/07 [119/200]
小雪 11/22 [79%] 11/22 11/22 [117/200]
大雪 12/07 [67%] 12/07 12/07 [129/200]
冬至 12/21 [59%] 12/21 12/22 [120/200]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篇经典小故事
1、《三英战吕布》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2、《战官渡》
建安四年,袁绍举兵十万南下,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精略的部署,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3、《千里走单骑》
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4、《温酒斩华雄》
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 刘协为 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 袁绍、 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 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 孙坚在进军 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 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 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 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5、《桃园结义》
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6、《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7、《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8、《借东风》
在 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 刘备 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孙权大将 周瑜十分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想把他置于死地。他让 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 军令状,若误期造不出便以军法从事。诸葛亮巧妙地利用 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曹军用箭射击,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
9、《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此时关羽张飞赶到,乃借以脱身。曹操当时是以试探的心理来设宴的,而刘备则诚惶诚恐,希望不要引起曹操的怀疑。
10、《蒋干盗书》
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11、《曹操献刀》
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12、《舌战群儒》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13、《赤壁大战》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曹操弃军退走,沿路又被孙、刘两军袭击,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周瑜和诸葛亮运用计谋,以劣势兵力击败了优势曹军,取得空前的大捷。
14、《单刀会》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挫动了吴国的锐气 ,以脱身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互相敬酒 。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 。席间 ,轻驾小舟,单刀赴会 ,提着宝刀 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故而, 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 熟读兵书, ,关羽久战沙场, 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 。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 因此,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 ,始终不放弃夺回荆洲的想法, 。吴国为了得到失去的土地 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 需夺取西川,以立其业 ...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换算
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第一种算法:不同的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会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按照顺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特:某一年的尾数为0且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编号为10的“庚”和地支中的编号为12的申”。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公元纪年在12之内的可直接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第二种算法: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我再举一例来说明: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7 6 5 4 3 2 1 10 9 8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以公元前纪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前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前纪年的干支纪年。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公元前纪年在12内的可直接找到对应编号的天干、地支。如: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注意:农历干支年与公历公元年年并不完全重合,如今年是农历癸巳年(西元2013年2月10日春节至2014年1月30日除夕)。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月地支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
冬至介绍
冬至的介绍 《冬至》为中国第一部通过官方审查的高清数字电影。为导演谢东龅拇ε作,亦是谢东龅摹扒楦腥部曲”之一,由许亚军、秦海璐、胡靖钒主演。故事讲的是律师学志刚接手被公安局收审的慧东兴其妻小白菜的离婚案,便得知自己的妻子新美已早有外遇,父母在学志幼年早已离婚,对稳定的婚姻和家庭的渴望使他选择了逃避。
英文冬至介绍…… 给你个中英文对照的: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不少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节是被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时间约在每年12月22日至23日左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Winter
Winter is a very solar term in Chinese Lunar .
Being a holiday as well, it is still now quite often in many regions. Earl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2500 odd years from now, Winter first as the Chinese solar term among th抚 total 24 terms. In , it is around Dec 22nd or 23rd.
day is the very day in North with the day and longest night year-round. After it, daytime will bee longer and the coldest clime will invade all the places on the part of the globe. We Chinese always call it JinJiu, which means once Winter es, we will meet the coldest time ahead.
That is proved well founded. to results, on Winter , a right angle is formed by the sun and the tropic of . Thus, the North the least and the day and longest night occur.
Ancient china did pay great to this holiday, it as a big event. There was the saying that Winter holiday is greater than the......>>
描写冬至的句子 冬至,据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似乎很多,到极处,便会峰回路转,属性回归。月盈极处,缺开始;花到盛时,便凋零。古人曰: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矣。冬至后,气温真的下降了许多。昼夜的长短,似乎并不能明显觉察。但天气的寒冷,对于我这样一个本身畏寒的人来说,感觉尤甚。
介绍冬至的作文200字 今天是冬至,一回家爸爸直奔厨房,妈妈直奔阳台,我也赶紧奔进房间开始做作业。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来了爸爸“咚咚咚”的切菜声,阳台里传来了妈妈忙碌的脚步声,我也沉浸在学习中。
“吃饭啦!”爸爸叫道。我连忙站起来,洗了手,就跑出去摆桌子。
哇!饭菜真丰富,有清蒸鱼、油爆虾、三鲜汤,还有我最喜欢的大闸蟹!
爸爸满满地倒了一碗米酒说“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来,我们庆祝一下吧!”说完就喝了一大口,我就试着也喝了一大口说:“真美味!”爸爸哈哈大笑:“女儿真像我!”妈妈也跟着笑了。今年的冬至好快活!
冬至的歌手简介 姓名:筠子原名:武雅君出生地:新疆,在郑州/北京两地长大生日:1973年1月24日身高:171CM血型:B型籍贯:山西星座:巨蟹座嗜好:看书、睡觉、听音乐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学历:大学最喜欢的颜色:纯色的筠子专辑最喜欢的歌手:THE DOORS、潘多拉最喜欢的演员:吉姆-凯瑞最喜欢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亨利・米勒最喜欢的食物:榴莲最喜欢的城市:威尼斯最喜欢的宠物:猫、狗口头禅:没问题愿望:成为一名弹贝斯的歌星异性类型:脾气好、有思想筠子(1977年7月-2000年9月10日),原名武雅筠,青年女歌手。
明天冬至,谁能介绍一下冬至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 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
冬至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有点大啊!大要有大的答法。要说清楚什么是“冬至”,那得多角度去解释。于是,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从语法角度来说 “冬至”作为一个结构固定、语义明确的名词来说,它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2月22日或21日”,这是《辞海》的解释,当然是最权威的。
我想从词的构成角度来分析一下。“冬至”这个词,其结构应该是偏正结构,“冬”是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制“至”的,“至”的意思“极、极点”。作为合成词,“冬至”合到一起就是指“冬天的极点”,也就是冬天到头了。
如果把“冬至”解释为“冬天来了”,那就错了,这是把“冬至”当成了主谓结构的合成词了。
在此,我想强调一下:“冬至”的构词方式是偏正结构,千万不要当成主谓结构去理解。
顺带说一下,“夏至”是一样的偏正结构。
二、从节气的角度来说 作为24节气之一,“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就意味着太阳向南移动就此结束了,从此开始向北移动了。因此,这一天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随着太阳向北移动,白天就一天天逐渐变长了。
这个道理,我们的古人早就发现。冬至萌芽于殷商时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的《通纬·孝经援神契》中就说:“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冬至日之后,白天渐长,所以俗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到了“冬至”也意味着最冷的时候到了,自古以来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即八十一天的风俗。当然,冬至过后也是天气转暖的过渡期,熬过这个数九寒天,就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古人很看重“冬至”节气,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国北方,每年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还总结出很管用的冬至谚语,比如: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三、从文学角度来说 在文学的天地里,“冬天”是萧瑟的,“数九寒天下大雪”,带给人的是压抑、痛苦。而充满生机的春天才是令人向往的。
不过,我们都知道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的确,只要坚持一下,把冬天熬了过去,就会尽情拥抱春天。
而“冬至”的到来,更是预示着光明就在前面,春天就在眼前。因此,“冬至”的文学寓意应该是“火光”,是“希望”,是“美好的未来”。
这个回答中,第一、二点是关于节气的解说。第三点关于“文学”的见解是扩展解释,纯属个人的理解,如果您有新的看法,欢迎下方发表,便于交流!
冬至养生
冬至简介 2024年冬至时间: 2024年12月21日 23:59:09 ,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十八。
2024年冬至时间: 2024年12月22日 05:48:01 ,农历2024年十一月(小)廿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物语
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二十二位,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冬至节气正式到来,此时太阳正好移至黄经270°,在古代,冬至又被称做“日短”或“日短至”。早在距今2700余年前的春秋时代,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已利用土圭观测太阳的方法,测定出了冬至的准确时间。因此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早被“拍板定论”的一个。
在冬至这天,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在此之后,太阳直射点渐渐北移,因此北半球的白天又会慢慢变长。在冬至到来的时候,中国普遍低温,尤其是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10℃以下,即使是在长江以南,平均气温也只有6℃~8℃。
在寒冷的冬至前后,人体的消化和呼吸能力变强,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也会变高,在此时节养生是再合适不过的。不过也提醒,养生需结合节气特点和身体情况来进行方能有显著的效果,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冬至吃什么好
1、此时是冬补的好时机,可适当选用补冬的药材以达到防病强身的保健作用,如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莲子、芡实、山药、川芎、人参、田七、杜仲、何首乌、紫河车、冬虫夏草等。当归地黄枸杞子白术茯苓大枣莲子芡实山药川芎人参田七杜仲紫河车冬虫夏草2、宜常吃芝麻、胡桃、牛肚、羊肚、羊骨、鸡肉、蛇肉、鱼肉、龙眼、荔枝、栗子、花生、羊奶、豆浆等。芝麻牛肚羊肚羊骨鸡肉蛇肉鱼肉龙眼荔枝栗子花生羊奶豆浆
1、少食性寒凉的中药,如金银花、薄荷、菊花、罗汉果、胖大海、决明子、白茅根等。金银花薄荷菊花罗汉果胖大海决明子白茅根2、少食寒凉食物及冷饮,如蚬、蚌、螃蟹、田螺、绿豆、绿豆芽、生藕、生冷瓜果、冰啤酒等。河蚬河蚌螃蟹田螺绿豆绿豆芽藕冰啤酒 ◎冬至,什么馅的饺子适合你
我国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可见在冬至那天吃饺子是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由于饺子的馅料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且蒸和煮的烹饪方式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流失,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在此,营养们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推荐了几种饺子馅,大家不妨“对号入座”,在冬至前后多吃饺子。
胡萝卜馅: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起到消食、划积、通肠道的作用,且极易吸收,因此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虾仁馅:虾肉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含量低且容易消化,适合儿童、老人及血脂异常的人群食用。
牛肉芹菜馅:牛肉富含蛋白质,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因而此馅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羊肉白菜馅:羊肉是冬季养生的“法宝”之一。此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在冬至节气特别适合阳虚者食用。
猪肉萝卜馅:具有润燥补血、利气散寒的功效,特别适合体力劳动者食用。
韭菜鸡蛋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合口味清淡者食用。
◎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
大家都知道在冬季要“数九”,而冬至正好是“数九”的第一天,所谓“提冬数九”,就是指从冬至这天起,每隔九天即过一九,一共九九。九九过后春天即将来到。“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冬季补养方法。冬至过后,天气日渐寒冷,人体对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鸡肉,可以抵御寒冷,强身健体,保证人们健康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鸡肉是公认的冬季进补佳品。若冬至前后选择食用鸡肉进补,最好的方法是煲鸡肉汤。鸡汤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健康人群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对于已患流感的人群来说,多喝鸡汤亦能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热量及多种营养成分仍然“藏”在鸡肉里,因此要一边喝汤一边吃肉,这样进补的效果才会更明显。
冬至最应该吃的食物
狗肉
养生功效
狗肉能够起到补气和温肾助阳的作用,是冬季进补的最佳选择之一。
挑食标准
优质狗肉的表皮呈白色,肉质呈鲜红色且臊气比较重。
食而有道
先用白酒和姜片反复揉搓狗肉,再用稀释后的白酒浸泡狗肉1~2小时,最后将处理好的狗肉用清水洗净,放入热油锅中微微炸制再行烹饪,能够有效减轻狗肉的腥味。
适合而止
50克/次。
补益有方
玉米须附片狗肉汤
●【材料】 狗肉250克,玉米须50克,附片10克。
●【调料】 料酒、姜片、葱段、盐、味精、鸡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①附片用清水煮1个小时,捞出;狗肉洗净,焯去血水,切块;玉米须洗净。
②炖锅内放玉米须、附片、狗肉、料酒、姜片、葱段,加水1500毫升,大火烧沸,改小火炖50分钟,加入盐、味精、鸡油、胡椒粉即可。
花生
养生功效
冬至养生重在固本扶阳,因此养肾...